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委员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
今天(4月8日)上午,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,听取市政协委员大会发言。
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徐宇宁、陈仲朝、陈为能、叶正波、高庆丰、林雅莲、叶剑鸣、王丽萍、刘毅、黄志明和十五届市政协原主席杨戌标出席,会议执行主席由陈仲朝、叶正波、高庆丰、王丽萍、刘毅担任。
市领导彭佳学、汤飞帆、沙忠明、卞吉安、华伟、郑敏强、叶怀贯、张文杰、金彦、林坚、潘银浩、李关定、许亚南、陈炳荣、王顺大、朱欢,十五届市政协副主席叶双猛、张明华,以及杨勇、奚明、褚银良、范谊和部分老同志应邀到会听取委员发言。
方巨成等12位委员代表所在党派、界别,紧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大会发言。
开展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,是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重大牵引性工程,方巨成委员建议,要构建领导领衔、上下贯通、部门深入参与的工作机制,对标任务内容,创新政策叠加,探索推进路径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“新样本”。
市政协委员 方巨成:丰富示范片区设置类型,分类推进治理。建议片区划定既要对标“五大整治”任务,突出片区整治功能主题,形成分类定策、因地整治的典型示范;也要鼓励跨区域、跨城乡以及结合“3+17”重点平台划片区,如甬江两岸、象山港区域等,把试点改革同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相融合,为国家贡献更多示范案例。
励娴委员建议,亚运会将在家门口举办,以“办好一个会,提升一座城”的理念,激燃百姓健身梦、产业强企梦、宁波主场梦,让运动宁波、活力宁波、健康宁波、幸福宁波走向世界。
市政协委员 励娴:要借亚运东风掀起一波高品质建设体育场馆设施的热潮。补齐宁波各区(县、市)“一场两馆”覆盖率只有30%的短板,全盘统筹、分类布局,推进新一轮体育场地设施规划,以举办“亚运”“全运”为目标,建设符合举办国际赛事要求、兼具当地特色、可持续利用的体育场馆。
甬江科创区建设正处在谋划布局关键时期,仲瑜委员建议,要高起点精准规划,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开发建设体制机制,提供强有力的要素和政策保障,以最高能级赋能甬江科创区开篇布局。
市政协委员 仲瑜:甬江是宁波区位最优地,自然资源禀赋独特,承继着城市的过往与将来,延续着宁波的水脉、文脉、人脉、商脉,作为改革开放的源头,未来依然承载着城市的发展重心,在甬江科创区的打造中需特别注重亲水特色与“科产城文”特色之间的融合。
此外,丛志强委员“现身说法”,以自己在葛家村、城杨村的生动实践,建议通过“艺术赋能村民,村民振兴乡村”,让艺术振兴乡村成为宁波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重要路径。方敏委员建议,引培并举壮大主体,扶持创新优化环境,构建枢纽强化支撑,让跨境电商赋能外贸新发展。张勤勇委员建议,加快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,助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。刘增委员建议,要抓住“新国潮”机遇,完善国潮产业新体系等,让宁波服装产业焕发新生机。杨浩波委员建议,将塘河沿线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整合起来等,让塘河成为城市最鲜明的人文地理景观。吴生莲委员建议,擦亮青年友好城品牌,打造创业创新载体等,进一步加快聚集青年人才。董国军委员建议,把文化名片亮出来,使文化消费热起来,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核力量。白峰委员建议,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,通过大力推动在甬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优化发展,迅速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,助力城市创新策源能力的提高。郑丹委员建议,帮助“大优强”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,助推他们加速向产品卓越、品牌卓著、创新领先、治理现代的“中国制造”领军企业迈进。
此外,还有32名委员作书面发言。
记者:王铁波 司陈锋 王勤刚 徐沫骋 唐慧晔 刘智超
来源:宁波新闻